大事化小,小事化了,这是很多人习惯的处事手法。
也是华夏民族一直奉行的中庸之道。
一度吵得沸沸扬扬的金山夜祭事件,嘉靖的表态后,在朱希忠的雷霆手段下,最后无声无息的平复下去,毕竟,古代消息闭塞,百姓们也没有看到什么真凭实据,一个个都是道听途说。
无聊时非议几句消磨时间还可以,一看到乱嚼舌要是吃官司的,特别是看到那些因乱说话被锦衣卫抓捕的事例在,一个个噤若寒蝉。
谣言平息了,锦衣卫也暗中肃清了景王的势力,景王在京城最后的几个据点被连根拨起,京城很快恢复平静,而虞进也再次肩负起陪读小书僮的角色,进裕王府陪裕王读书。
“虞校书好。”
“虞校书,王爷在听雨轩等着你,这边请。”
“昨天下雨,这地湿滑,虞校书,你可要小心啊。”
“参见侧妃娘娘。”虞进恭恭敬敬地说。
别人不知道,虞进知道这位李氏就是日后的慈圣皇太后,这位出身低微,但内心非常坚强的人,万历登上皇位时才十岁,太年轻,就是这位李太后垂帘听政,辅助万历,她一生倔强、自律,在她和张居正的努力下,让垂垂老去的大明有了中兴之象,也让大明王朝多延续了近百年。
李太后教子有道,对万历非常严格,做得不好就长时间罚跪,而万历对这位母亲也很敬畏。
虞进可不敢给她留下不好的印象。
李氏没想到虞进给她行礼,那礼数并不比陈王妃逊色,闻言连忙说:“免礼,虞校书请起。”
因为有些突然,李氏不知怎么称自家好,妾身、本妃、本官、奴家这些好像都不合适。
“谢侧妃娘娘。”虞进这才站起来。
虽说事发突然,不过李氏毕竟是一个女强人,很快就镇定下来,笑着对虞进说:“听王爷说,虞校书是我大明难得一见的大才子,有虞校书相助,王爷肯定能大展雄图。”
“初次见面,也不知送什么好,我替虞校书准备了二匹宫锦,若是不嫌弃,一会请虞校书出府时,一并带走。”
裕王还没有登基,因为嘉靖的偏见和无视,小万历还没取名,李氏的地位就不用说了,只能算是一个较为体面的宫女,估计她并没有准备什么礼物,不过她倒是机灵,说给虞进准备了二匹宫绸作见面礼,离开时再一并带走。
估计回去后,还得准备。
应变能力倒是一等一的好。
虞进哪敢嫌弃,马上应道:“谢娘娘。”
裕王暗暗点头,心想虞进果然是谦谦君子,礼数周到,拉着虞进坐下。
小万历很懂事,看到虞进坐下后,马上冲着虞进说:“虞校书,你答应给我做好玩的,带来了吗?”
说话间,一双大眼睛盯着虞进,两眼都冒小星星了。
陈王妃闻言,轻轻抚摸着小万历的头说:“王儿乖,虞校书还有很多公务要处理的,不能花太多时间陪你玩。”
虞进有些尴尬,自己上次答应过他的,一时竟然忘了。
“小王爷再等一下,快做好了,一做好,马上给你送来。”
“好,你说的,可不能骗小孩子哦。”小万历睁大眼睛,咬着手指头说。
“一定,一定。”虞进连连点头。
裕王哈哈一笑,把小万历抱在怀中,连亲了二下,这才一脸宠爱地说:“王儿乖,要是虞校书不给做好玩的,父王替你惩罚他。”
“嘻嘻,谢谢父王。”小万历眉开眼笑地说。
虞进刚刚坐下,发现李氏还是站在后面,不由吃惊地说:“侧妃娘娘,您怎么不安坐?”(未完待续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