工艺,分为“工”和“艺”,所谓的工就手工、做工,艺就是艺术,工艺品和货物虽说都是商品,但工艺品和货物最大的区分就是,货物仅能满足日常生活所需,而工艺品除了满足日常生活所需的功能外,外加鉴赏和收藏功能,可以满足人在精神方面的需要。
很简单,一张普通的宜纸,价值很低,可是一旦有某位大师在上面泼墨挥毫,马上就身价百倍、千倍、万倍,可是人们仍然趋之若鹜,这就是工艺术品的魅力所在。
虞进要做的,就是把普通的商品转化成工艺品。
材料都准备好了,虞进并不急于马上行动,而是先洗了手,拭干,然后闭上眼,把内心的杂念抛开,让自己的内心慢慢平静下来。
半响,当虞进再次睁开眼时,整个人的气质都变得不一样了,由刚才的浮燥、烦乱变得沉静、专注而自信,静下心的虞进由一个轻浮的小秀才变成一个自信的、手工精湛的工匠。
“呼”虞进轻轻吐了一口气,眼晴扫过那桌面上排得整齐的工具,最后目光落在那把精巧的羊角小锤上,嘴角露出一丝笑意,手一抄,这把经过自己改造的羊角小锤就到了手里,掂了一下,满意地点点头,又拿过一根提炼过的银条,然后一锤砸在银条上。
白银是贵金属,和黄金一样它的质地是软的,纯度越高的银子质地就越软。
影视剧里很多人一拿到银子就放嘴里咬,并不是因为银子有什么味道,而是因为银子软特性,一咬就能留下牙痕,这是最简单的鉴别真伪的方式。
因为金银的可塑性,所以它们被广泛应用于首饰和工艺术品中。
虞进一手拿银条,一手拿着锤子,不断地敲打着,时快时慢,时轻时重,不时还拿铗子修正一下,那银条好像魔术般在虞进手中不停变形、成形。
大约二刻钟后,虞进放下锤子,再看那根银条时,那银条好像变魔术一般,被打造成和麦穗一样形状,虽说还有些粗糙,不过已经成形。
那麦穗是弯的,成一个鹅蛋形。
虞进拿起一面鹅蛋形的镜子往那麦穗形的银条中间一放,很快就皱了一下眉头,那尺寸稍稍小了一点,还要修改一下。
这么久没动手,那手都生了,虞进有些自嘲道,想当年,自己号称是虞一手,那眼睛好像带着尺子,很多东西只要瞄上一眼,那尺寸就猜得*不离十,现在经验还在,手艺却生疏了。
足足小了一寸半,放在后世,估计那个刚从大学出来的美女学徒都得笑话自己,再约她滚床单就没那么轻易答应。
当然,这里也有故意显摆的意思。
看着摆在桌面上整整齐齐的三十三面造形优美、精美绝伦的镜子,虞进得意地笑了。
这可是自己一个多月的成果,足足忙了一个月,平均一天也就做一面镜子,要是放在前世,自己最多半个月就做完了,而质量绝对只好不差,可这是大明朝,没有现代化的工具,效率慢也没办法。
欣赏完了后,虞进用一个布袋装好,又把那些工具仔细收拾好,锁上门,带着自己的劳动成果施施然离开。
估计有些日子不用来这里了。
这镜子做好了,怎么售出去也是一个问题,虞进盘算道:放在街边肯定卖不出高价,最好是先打响名头,再放在那些有名气店铺出售,这样才能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。
怎么打响名头、一炮而红呢?
虞进一边想一边往家里走。
现在正是做午饭的时候,虞进回去的时候,老娘和小妹正在厨房里做饭,没注意虞进背着一大包东西,正好不用解释。
“进儿回来啦,快洗手,准备开饭了。”虞林氏在厨房里听到虞进回来的声音,笑着吩咐道。
虞进前些日子那是的早出晚归,吃过早饭后,带着虞林氏做的爱心午餐出去,晚上才回来吃,这样整天都可以在郊外那宅子改造成的工作坊工作,虞林氏快一个月没和儿子一起吃午饭了,看到儿子回来,马上面带笑容。
心情好之下,又打了好几个鸡蛋,没多久,桌上又多了一碟喷喷香的炒鸡蛋。
“进儿,吃吧,多吃点。”虞林氏挟了一大块鸡蛋放在虞进的碗里。
虞雨这次倒没有翘起小嘴巴,因为虞林氏一视同仁,在虞雨的碗里也挟了一大块鸡蛋。
“谢谢娘。”
“谢谢娘。”虞进和虞雨一边说,一边同时挟了一块肉放在虞林氏的碗里。
看到儿女这样懂事,虞林氏高兴地说:“乖,吃饭吧。”
刚说完,突然“哎哟”的一声,虞林氏突然用手捂着腰,皱着眉头,面色都变了。
“不好,娘腰痛的病又犯了。”虞雨一脸着急地说。
“没,没事,一会儿就好。”虞林氏说话都有点不利索了。
这次和平日不同,平时也就是痛一下就缓过来,可是这次那腰好像要断一样,痛得虞林氏额上都出了冷汗,显然是痛得不轻。
还说没事呢,疼得都快坐不住了,虞进不敢怠慢,把筷子一放,对虞雨说:“小妹,你看好娘,我去请吴大夫来给娘看看。”
“嗯,哥,你快去快回。”
虞进点点头,一溜烟跑了出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