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明小郎君 340 相互欣赏

小说:大明小郎君 作者:炮兵 更新时间:2025-02-19 11:06:20

吟诗作对是文人最喜欢做的事情,而春花秋月则是最常见的题材,华夏文人辈出,几百年来,留下了许多烩炙人口的诗篇,像描写中秋的佳句比比皆是。

像唐朝王建的《十五夜望月》:中庭地白树栖鸦,冷露无声湿桂花。今夜月明人尽望,不知秋思落谁家。

刘禹锡《八月十五夜玩月》:天将今夜月,一遍洗寰瀛。暑退九霄净,秋澄万景清。星辰让光彩,风露发晶英。能变人间世,攸然是玉京。

张九龄的《望月怀远》:海上生明月,天涯共此时。情人怨遥夜,竟夕起相思。灭烛怜光满,披衣觉露滋。不堪盈手赠,还寝梦佳期。

此外,像李白、辛弃疾、苏轼、李朴等人,都写下很多有为中秋的传世诗篇。

“妙,好一句一月可曾闲几日,人生能渡几中秋。这两句道尽人生苦短”高拱摸着胡子说:“思远祖籍浙江,中秋佳节泛起乡愁,这无可厚非,感概乡愁之余,还能发出人生苦短的感概,让人深省,更让人感动的是,诗中还有满月之光,菊花之艳,桂子之香,可以说把诗写活了。”

顿了一下,高拱总结道:“思远和叔大,一个感情细腻,一个气势磅礴,立意不同,可以说各有千秋,老夫甘拜下风。”

虞进刚想谦虚,没想到张居正也有触而发道:“高大人这是谬赞了,都说后生可畏,叔大这是见识了,想去年潭柘诗会,思远在会上一首月儿弯弯照九洲,几家欢乐几家忧,几家夫妇同罗帐,几个飘零在外头?可谓技惊四座,现在又是一首佳作出世,叔大也自叹不如也。”

以前张居正觉得虞进不是科举出身,平日喜欢插科打浑,有些看不起,可是看到虞进现在发挥后,内心大为折服,感到自己要用新目光去审视这个人。

现在虞进才十八岁啊,换作是自己,这个时候还捧着书本一边苦读一边发着黄梁美梦呢。

“哪里,也就是运气好,侥幸想出几句,都急得出汗了,远不如二位大人才思敏捷,而文笔细品起来,还是两位大人意境深远,再说诗词只是闲时消磨时间的小玩意,只有文章才能显出真功夫。”

虞进一脸认真地说:“无论是文章还是能力,晚生不如两位大人,还请两位大人多多指点。”

这并不是虞进拍马屁,事实上,高拱和张居正都是科举出身,那是从千军万马中拼出来的功名,就是作诗,两人信手掂来,不像虞进要靠剽窃,就是办事能力上,两人都轻松甩虞进九条街那么远。

想不佩服都不行。

三人算是相互欣赏。

“呵呵,都别推搪了”一旁的隆庆高兴地说:“两位老师还有虞府丞,都是大明的栋梁之材,也是朕信任的人,大明有你们,何其幸也,赏,都有赏。”

“谢主隆恩。”高拱、张居正和虞进听到,连忙拜谢。

请三人平身后,隆庆扭头对徐鹏举说:“徐叔,刚才你说过,虞爱卿作得好的有大礼,你可不要吝啬哦。”

徐鹏举闻言,马上行礼道:“皇上都作了风证,老臣哪敢,我要送出的这份大礼,绝不吝啬。”

“哦,是什么大礼??”隆庆一下子来了兴致。

徐鹏举对隆庆笑了笑:“高学士和张大人都盛赞虞府丞,那这份大礼就送给虞府丞,我想,二位大人也会理解的。”

这后面一句明显是对高拱和张居正说的,以高拱和张居正的地位,什么没见过,闻言连说理解云云。

徐鹏举对两人行了一礼,这才扭头对虞进说:“虞大人,徐某送礼前,想问几个问题,请你不要介意。”

“大人但问无妨。”

“虞府丞成亲了吗?或者说,可与人换了庚帖?”徐鹏举突然语出惊人的问道。

(未完待续。)

为更好的阅读体验,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,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, 转码声明
飘逸小说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小郎君,大明小郎君最新章节,大明小郎君 飘逸小说
可以使用回车、←→快捷键阅读
开启瀑布流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