虞进一脸自信地说:“那话是怎么说的,不鸣则己,一鸣惊人,本官要么不做,一做就要做独一无二的。”
“还本官呢,就你那芝麻绿豆官也好意思得瑟。”青儿有些不以为然地说完,转身自顾要走开。
习惯被青儿无视,也习惯无视她的话,连宋晨曦她都不放在眼里,虞进也没指望这妞能给自己好脸色。
“青儿姑娘,稍等。”
“什么事?”
虞进擦擦鼻子,开口说道:“皇上派我去福建处理有关开海禁的事情,这事你也知道,不过对开海禁这些事,虞某那是两眼一抹黑,如果可以,我想要一份详尽的情报,就是有关沿海出远洋的事。
此外,还下令停止采办与斋醮相关的物料,以减轻国库开支用度。
嘉靖一生修道,花费的钱银数不胜数,隆庆还是裕王时,有段时间因地位不高,又受到嘉靖冷落,以至自己的禄米都难保证,不是不够数,就是用一些破烂来充数。
那些道士却从不冷落,锦衣玉食、耀武扬威,隆庆早就对他们有意见。
不少道士仗着嘉靖宠信,做了不少横行霸道、欺男霸女的事,百姓对他们没什么好感,听到新皇惩办他们,用行动停办劳民伤财的斋醮,纷纷拍掌叫好,无形中给中秋佳节增添了不少欢庆的气氛。
这些都为隆庆赢得更多支持和民心。
不用说,虞进也知道这些者是徐阶在幕后指挥,对于懒怠成性,又好色如命的隆庆来说,只要他不折腾,对大明来说就是好消息。
全天下的人都知道,自遗诏过来,徐靖的权力更一步得到加强,这一点,就是赵锦也有同样的看法。
“贤侄,此行一去,你要多加小心,徐首辅虽说有些私心,但他功大于过,总的来说还是为大明好,居首辅之位,门生遍天下,这次又替那么多官员平反,风头正盛,你是浙江人,又没有野心,我想,徐首畏不会害你,不过也不要走得太近,免得出事连累了你。”赵锦送虞进出来时,一脸关切地叮嘱道。
虞进做了不少冰皮月饼,第一个要送的,自然是有知遇之恩的赵锦,做好后亲自送来,也算是跟赵锦辞行,两人谈到近期的事情,无意中流露一丝对徐阶不太满的意思,赵锦听到马上矩劝。
“明白,谢赵伯父指点。”
虞进也知赵锦是出自一番好意,连忙表示感谢。
徐阶的性格很有意思,对待同志如春风般温暧,对敌人时又如秋风扫落叶般无情,以他现在的权势,还是不惹他为妙。
赵锦突然有些感慨道:“月盈必缺,盛极必衰,可惜少湖兄(徐阶,字子升,号少湖)现在春风得意,没有想悟到这个道理,希望他可以不要跌得太惨,能安享晚年吧。”
虞进闻言心中一动,赵锦这话似是有深意,说到底,两人不仅同朝为官,也同样是浙江人,巧合的是,他们都是王氏心学的传人,在板倒严嵩时合作过,本以为赵锦会拉自己入徐阶的阵营。
没想到,赵锦反而劝自己不要和徐阶走得太近。
不得不说,这位左都御史的政治直觉,竟然这样敏锐,虞进看赵锦的目光,都带着敬佩的神色。
赵锦没有差错,遗诏风波、罢斋醮、拨乱反正、开海禁等功绩,把徐阶推到一个全新的高度,而他的能力作做法,也给人一种功高盖主的感觉,高拱在隆庆登基后,早就蠢蠢欲动。
(未完待续。)
ps:这一片换供电设德,昨天停电一天,就算休息一天,今天有点急事,早早出去晚上才回,晚了还有更,抱歉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