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圳儿,你的身体没事吧?”卢靖妃关切地问道。
一见面,卢靖妃就注意到景王咳嗽,脸上也带着一种病态,作为母亲,她很担心儿子的身体。
景王这二年身体不太好,她也有耳闻,也差人送了几次灵药到安陆。
“母妃,孩儿是路上偶染风寒,已经吃了药,已无大碍,谢母妃关心。”景王连忙感谢道。
说完,景王又开口问道:“母妃,父皇的龙体怎么样?听说父皇龙体违和,孩儿还写了奏折,想到父皇的病塌前尽人子的责任,可是父皇就是不同意,想想都觉得寒心。”
嘉靖因身体的原因,曾经病倒在床上,裕王为了尽孝,为嘉靖祈福,虞进也利用这个时机回余姚转了一圈,景王以为是一个机会,想趁机回京城,可是这个被嘉靖驳回了。
“此事不能怪你父皇”卢靖妃有些愤愤不平地说:“皇上也想见圳儿,可是开口试一下臣子的态度,可是他们一致反对,这才驳了回去。”
这事景王自然想得到,那些大臣费了那么多心思才把自己送到安陆,甚至自己说封地不够开销,这些吝啬的大臣也同意多加封地,肯定不会同意自己回京。
“孩儿不敢怨恨父皇”景王小声地说。
卢靖妃犹豫了一下,开口道:“圳儿,你没记错吧,刚才你说在杜贱人的身上下功夫,可是这贱人都死了过十年,尸骨都寒了,还怎么在她身上下功夫?”
杜康妃是嘉靖三十三年死的,当年嘉靖对大臣厚敛的建议严加拒绝,下令简葬。还不能葬在皇陵,只是葬在金山,赐谥“荣淑”。
人都死了十多年。还怎么对付?
景王冷笑地说:“死人不会说话,这样更好。”
说罢。附在卢靖妃的耳边言语了几句,很快,卢靖妃的脸色慢慢变得凝重,等景王说完,有些疑惑地说:“圳儿,这样行吗?”
“母妃,那姓杜的贱人已死,这事根本就没法说得清。
自方皇后烧死在坤宁宫后,嘉靖一直没有立后,卢靖妃可是一直憋着劲呢。
至于沈贵妃,她是嘉靖信任而宠爱的人,当年“壬寅宫变”,嘉靖虽说幸免于难,但是他最宠爱的曹端妃却被方皇后利用这件事把她凌迟,排除异己,这事也成了嘉靖和方皇后决裂的导火线,以至坤宁宫大火,嘉靖禁止太监和卫士救人,让方皇后葬身火海。
曹端妃死后,留下的小女儿宁安公主,嘉靖交于沈贵妃抚养,从这事也可以体现的沈贵妃在嘉靖心目中的地位。
三位皇后都已经不在,几位贵妃也先后死去,现在沈贵妇是后宫地位最高的人,掌管着整个后宫。
“太好了,有沈贵妃相助,此事可成,真是天助我也。”景王握着手,一脸兴奋地说。
那眼睛里,也露出异样的神采。
“圳儿,你说的那个奇人,真的那么厉害?”卢靖妃有些担心地说。
这事非同小可,关系到身家性命,就是卢靖妃也不得不谨慎。
景王一脸自信地说:“母妃放心,孩儿为了这一天,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,只要这个计划一发动,裕王那个窝囊废,这次就是躲在乌龟壳了,也保不住他了,咳咳...”
“好了,今天是年三十,圳儿好久没陪娘一起吃饭了,来,陪娘一起用点斋饭吧。”卢靖妃柔声地说。
虎毒不食儿,卢靖妃就是心肠再狠、手段再辣,对自己的儿子,还是很看重的,要不然也不会出宫见他了,一想到很久没一起吃饭,心里就有些痛,难得母子重逢,自然要庆祝一下。
“孩子敢不从命,母妃,请”
.....
爆竹一声除旧岁,春风送暖入屠苏。
千门万户瞳瞳目,总把新桃换旧符。
这是宋代王安石所作的《元日》,描绘是过年时的情景,不过还没到新旧交接的那一刻,小孩子早就忍不住放起了鞭炮。
虞进没忘到裕王府吃夜吃饭的邀请,早早携上礼物前去,一路上,看到很多小孩,拿着大大小小的炮竹在放,一个个脸上都绽放着最幸福、纯洁的微笑,大人们在一旁乐呵呵地看着。
就是五府兵马司的兵丁经过,只是笑笑,并不为难他们,最多让他们不要在大街上放,免得惊吓了马匹。
看到这情景,虞进笑了笑,吩咐继续向前行。
要是生活就这样简单,要是幸福就是那样容易,要是人们就这么容易满足,就不会尔虞我诈,非利斗得你死我活,假如天下太平,人人安居乐业,那该多好。
可惜,这些是很难实现。
炮竹声声中,不知多少幸福在绽放,也不知多少阴谋在蕴藏。(未完待续。)
ps:今天查资料查得头痛,祝大伙节日快乐!!!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