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明小郎君 105 宗室之祸

小说:大明小郎君 作者:炮兵 更新时间:2025-02-19 11:06:20

虞进当天就搬出了赵府。

那泰升令不用白不用,反正不用花钱,挑一间上房住就是。

遗憾的是,只包住,并不包吃,这一点让虞进感到有些郁闷。

早知讨价还价一下,说不定连伙食费都给免了。

张居正方面还没有消息,不过虞进并不担心,赵锦作为左都御史,没必要骗自己,而张居正也不会为了区区一个九品校书和赵锦交恶。

这当中需要走一些流程吧。

闲着没事,虞进就在京城看宅子,可惜要挑一个合适的宅子并不容易,泰升商行也帮虞进找,结果不是是位置不好,就是价钱方面谈不拢,要不然就是环境没有达到虞进的预期。

虞进是钱多,可是人不傻。

也不急着买宅子,自己的事,还没算定下来呢。”

右副都御史,那可是正儿八经的正三品大员,至于巡抚一职,开始只是一个的荣誉的称号,作用并不大,可是从嘉靖期起,就变得重要,由不定时派遣变成定制,而巡抚的权力也在地位三司之上。

陕西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省份,人口多、地理位置重要,派到陕西作巡抚,绝对是一种信任和培养成,没想到现在弄得这么狼狈。

“伯父大人,这,到底是什么事?”

赵锦叹息一声,就简单向虞进解释这事的前因后果。

个中的角斗有些复杂,不过归根结底是一个钱字:韩王府的宗室上门索要钱粮。

这事的源头应用明朝的开国皇帝朱重八说起,据说推翻元朝后,朱重八和他手下的谋士分析宋朝被推翻的原因,分析的结果是主弱臣强,没有藩王的屏障,以致孤立无助,于是大笔一挥,创立了玉牒制度。

设立宗人府,专门管理皇族本家宗室事宜;又有专门记载皇族宗室繁衍传递和生死娶葬的谱牒,叫做玉牒,把儿孙分封到全国各地享福,在边疆的藩王可以主持地方军务,靖难之役燕王朱棣夺位后,强化中央集权,藩王不得干涉地方政治军事事务,不得擅自离开封地,结交地方官员,导致“有明诸籓,分封而不锡土,列爵而不临民,食禄而不治事。”

这些皇子皇孙,都是靠地方供养,除了每年有俸米,生老死葬都由朝廷安排,这是一笔极大的开支。

宗室有钱有势,自然占有大量的美女资源,再说生得越多,能拿的禄米也就越多,从而给地方和国家造成极大的压力。

就以河南为例,嘉靖年间有亲王5人,郡王80人,将军、中尉、郡主、县主、县君等共1890人,在嘉靖三十一年时,这些宗室的开支就高达财政的四成之高。

朱重八做梦也不到,自己设立的分封制,最后成为明朝破灭的重要原因之一。

陈其学也倒在这些宗室身上。

韩王府设在平凉,登记在玉牒上可以享受禄米的宗室高达一千多人,每年禄米银增至十二万五千两,因为陕西土地贫瘠,财政紧张的他们只能拖欠这些禄米,每年给的,大约只有一半,以至累积欠其禄米银近六十万两。

嘉靖四十三年二月十三日,韩府宗室一百四十余人,越关入陕西西安,索取所欠禄米,拥众围陕西巡抚陈其学住宅,鼓噪辱骂。

虽说是一省的巡抚,就是布政司、指挥使这种大员看到陈其学都得毕恭毕敬,可是偏偏拿这些皇亲国戚没有办法。

打不得、骂不好,只能息事宁人,装着没看见。

陈其学多方措借,最后只弄到二十七万多两,不够其积欠的数目,而那些前来闹事的宗室更是变本加厉,收不到钱,在市中公开抢夺,以致街上无人,商人罢市,然后这事就通天了。

(终于考过了,然后教练带去玩,回来十点多了,还好赶上没断更,明天恢复更新,谢谢)

为更好的阅读体验,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,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, 转码声明
飘逸小说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小郎君,大明小郎君最新章节,大明小郎君 飘逸小说
可以使用回车、←→快捷键阅读
开启瀑布流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