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下面,让我们热烈有请本次演出的第一位歌手。”

“张渊。”

“为大家带来表演!”

伴随着主持人震耳欲聋的呼喊声。

场内火热嘈杂的讨论立马就停了下来。

所有人都将注意力从与身边朋友的讨论转到了舞台上。

安静的氛围开始在场内蔓延。

一片安静当中,张渊缓缓登场。

由于从哈尔滨车站下车的时候,他就感受到了如魔法学院一般的建筑风格。

所以,这一次他带来的歌曲,也和那种建筑有关。

张渊早就承认了自己不如顾帆的事实。

从某种程度上来说,他的行为多少沾点摆烂。

但是胜在摆的很稳定。

每一次给大家带来的歌曲,质量都是中规中矩的水平。

虽然没几次让人记忆犹新的作品,但是同样也没有太差的。

一首歌唱完,剧院的观众们不说沉浸其中,最差的态度也是原地鼓掌。

张渊演唱完毕后,紧接着叶昊然,阮玲丽,迟月红,吕嘉年便相继登场。

给众人带来了表现。

或许是当初在大巴里看到的那个残阳让人太过印象深刻。

这几位歌手中,几乎每个人歌词里都提到了相关的场景。

叶昊然更是将这一景象,当做歌曲的主旨。

以残阳下的见闻创作出了一首歌曲。

杜甫在春望之中写过一句“感时花溅泪,恨别鸟惊心。”

叶昊然的这首歌,就如同杜甫诗里写的那样。

可能是因为自己身体状况不佳,在大巴上挂着点评输液的缘故。

整首歌都明里暗里的透露着些许感伤与痛苦的意味。

歌曲催人泪下,不少人都为之感动。

除此之外,其他人的歌就有些普通了。

待到所有人都登台完毕,全场就剩下顾帆一人。

不仅在场的观众们都重新提起了精神,就连在后台一直忙碌的工作人员们,都提起了想要看下去的劲头。

主持人仿佛刚开始主持一般,浑身上下都充满了力量。

最直观的表现,就是其喊话报幕的声音,都不知扩大了几倍。

“那么下面,让我们热烈欢迎,本次演出的最后一个歌手。”

“顾帆!登场!”

剧院的空间设计非常传统。

主持人话音落下后,连接着后台与舞台的大门缓缓从中间向两边打开。

“各位观众朋友们,大家晚上好。”

未见其人,先闻其声。

顾帆人还未到场上,声音便率先传了出来。

听到这一声熟悉的亲切问候,在场的观众们瞬间沸腾了。

“顾帆!顾帆!”

“啊啊啊啊!”

“马上就来了!马上就来了!”

“快啊!求求了,剧院能不能把门开快点啊!别磨蹭了!!”

“……”

观众们因一句话而展开了无比激烈的讨论。

讨论声中,顾帆的身影逐渐在舞台上清晰。

直到其人走到舞台正中央,灯光不偏不倚的打到其的身上。

观众们才彻底将顾帆看清。

“东北的朋友们。”

“大家好!”

向着台下的观众招了招手,顾帆又一次向台下打了招呼。

只不过这一回,明确说明了东北。

“这一次,因为我人在东北。”

“所以给大家带来的歌曲。”

“名字就叫。”

“东北民谣!”

自建国以来,东三省的人就团结异常。

在外被问及家乡在哪时,大概率会说一句:“东北滴。”

现在是在哈尔滨没错。

可台下的观众们,听到“东北民谣”这几个字,却异常兴奋。

大家都觉得顾帆说的没错。

没人认为应该是“哈尔滨民谣。”

再者。

成都与上海滩,一个写尽了眷恋,一个写尽了沧桑。

此刻轮到东北了。

台下所有人都期待属于他们东北的,会是一首什么样的歌曲。

拿出了对待前面歌手时都从未有过的认真,众人洗耳恭听。

顾帆话毕,后台的工作人员们收到信息后,歌曲的前奏便缓缓响起。

先是一阵吉他的声响打了先锋,再接着,钢琴的演奏悄然出现。

任何内容创作的东西,在道理上都是相通的。

基本上开篇,就会奠定整个创作的主基调。

写作是如此,音乐的创作同样也是如此。

听着从音响中传出的前奏,后台的一众歌手们,人全懵了。

在他们的认知中,东北给人的印象,是不拘小节,是放荡不羁。

如果拿人做比喻,那么东北可能就像一个大大咧咧敢爱敢恨的小姑娘。

固有印象可能会出现小的错误,但绝对不会出现大的偏差。

这样一个地方,写出来的歌,难道不应该是豪情万丈的吗?

叶昊然当时有病,脑子发热,写出一首伤感的,他们可以理解。

可顾帆这一上来,前奏中就透露着一股隐隐的悲伤。

他们理解不了。

他们不是傻子,顾帆也不是傻子。

怀揣着心中的疑惑,众人一边听歌,一边皱起了眉头。

舞台上,十多秒的前奏在不知不觉间结束。

台下的观众们受到前奏感染,逐渐闭上了双眼。

而顾帆,则将话筒凑到了嘴边。

“三九的梅花红了满山的雪。”

“萧条枝影月牙照人眠。”

“小伙赶着马车手里攥着长鞭。”

“江风吹过他通红的脸。”

“锣鼓声声正月正。”

“爆竹声里落尽一地红。”

如果说方才,众人疑惑歌曲的主旋律为何是悲伤。

那么现在听到这里,众人心头的疑惑的就更盛了。

从歌词的角度来看,顾帆明显是想通过歌曲去讲一个故事。

而这个故事,又是红了满山的雪,又是锣鼓声声正月正。

这本该是一个喜庆异常的场面。

可为何又悲从中来呢?

“啧,啧,啧。”吕嘉年连连咂嘴,抓耳挠腮也想不明白。

“老洪,你是导演,懂的比较多,你看懂了吗?”

面对疑问,洪云摇了摇头,没有说话。

在一处没有得到答案,吕嘉年又想问问叶昊然与张渊。

可看着两人眉头紧锁,脑海极速运转,以至于额头都冒汗的样子,他闭上了嘴。

“悲伤?悲伤。悲伤!”张渊口中不断念叨着。

似乎是对这个点展开了颇为深刻的思考。

“等等!”

“我明白了!”

突兀的一声大喊,在场的艺人都将目光集中到了张渊身上。

吕嘉年本就心中疑惑正浓,碰上张渊这种说法,他当即下意识的开口追问:

“你明白啥了?”

闻言,张渊扭头看了一眼周围的艺人,胸有成竹的解释道:

“老叶的歌,主旋律也是悲伤。”

“可我明显感觉到,那是因为我们当时状态不好,生病了。”

“老叶是因为状态不好,所以看什么都伤感。”

“而小帆的伤感。”

“从歌词来看,应该是以乐景衬哀情。”

“如果我猜的没错,歌词后面马上就要揭示原因了!”

张渊说完,众艺人不动声色的点了点头。

随后又立马投入到了对顾帆歌曲的聆听当中。

既然马上就要揭示原因,那他们绝对不能错过一点!

正如张渊所说。

歌曲的确是如此。

舞台上,顾帆并不知晓众艺人对歌曲的讨论。

他依旧在倾情献唱。

“家家户户都点上花灯。”

“又是一年好收成。”

“清泠泠的江水滔滔流了多久。”

“像那游子一去不回头。”

“姑娘含着眼泪孤单站在门口。”

“一眼望断了多少个秋。”

在外闯荡的游子因各种原因不能归家。

在家乡守望的姑娘形单影只,望穿秋水也唯有等待。

这其中有乡愁,有爱情。

最朴素的情感,往往不需要词藻的修饰。

只是简单的几句话,那种催人泪下的情感便跃然纸上。

歌曲听到这里,台下的观众们一个个都陷入了无声的沉思。

而歌手们,则张大嘴巴,无比惊讶的指着张渊。

他们震惊于张渊对歌曲的分析和判断能力。

但更震惊的。

是顾帆对东北的理解与诠释。

其实单从台下观众们的反应就能看的出来。

倘若这首歌没有唱进众人的心中,没有激发众人的共鸣。

那么又何来众人齐齐沉思不语,乃至于泪水在眼眶中打转的画面呢?

给张渊竖了个大拇指,众人继续将注意力放到顾帆身上。

而后者,已经将歌曲唱至了副歌。

“塞北残阳是她的红妆。”

“一山松柏做伴娘。”

“等她的情郎啊衣锦还乡。”

“今生我只与你成双。”

“锣鼓声声正月正。”

“爆竹声里落尽一地红。”

听至此处,众歌手当即就忍不住瞪大了双眼。

身为歌手,大家都对当日那一抹如血的残阳难以忘怀。

一直到顾帆上台之前,所有人当中,就叶昊然的相关歌词写的最好。

顾帆歌里半天没出现相关的东西,他们还以为顾帆不写这个了。

可如今一看,一对比……

其余几人和叶昊然写的差距颇大。

叶昊然和顾帆写的,则是一个地下,一个天上。

“怎么了?又有什么厉害的地方?”见众歌手目光中充满难以置信的神色,何慕幼小心翼翼的问道。

众歌手看了一眼何慕幼,没有解答其的疑惑。

不是歌手,根本就感受不到这句“塞北残阳是她的红妆”的杀伤力到底有多大。

听着顾帆的演唱,感受着何慕幼的眼神。

恍然间,众歌手的心中莫名冒出了《宝莲灯》中杨戬对沉香说过的几句话:

“我若不是你舅舅,你连见我的资格都没有。”

“你不修行,见我如井中蛙观天上月。”

“你若修行,见一粒蜉蝣见青天。”

从某种意义上来说,沉香想干死他舅舅。

尚且还有正月剃头这一种方法。

可他们打败顾帆的方法又在哪呢?

对歌词的惊叹转变为了对比之后的失落。

最终化成一声叹息,齐刷刷从众歌手口中发出。

“唉——”

感慨完,张渊摇了摇头。

“老叶,其实你心里也清楚,接受现实吧。”

“剩余节目就当散心,好好玩就完了。”

“小帆这样的人,可能再过百年,都出不了一个。”

“想想到时候你死了,华国音乐史上记载,顾帆经过万千努力终击败叶昊然。”

“那是什么含金量!”

“我觉得小帆的歌,在流传个上百年不成问题。”

“到时候我们手下败将,都沾他的光!”

几句话说完,叶昊然没好气的瞥了张渊一眼。

只能说张渊安慰人一向是有一手的。

每次只是几句话,就将叶昊然从负面的情绪中拉出来了。

“清泠泠的江水滔滔流了多久。”

“像那游子一去不回头。”

“姑娘含着眼泪孤单站在门口。”

“一眼望断了多少个秋。”

伴随着最后一句歌词从顾帆口中唱出。

歌曲到此正式结束。

一首歌唱完,按照东北人们的性格。

就算是你唱的不太好,那也是会给你框框鼓掌的。

可此时此刻,尾奏都结束了。

台下的众人却还是无动于衷,一点反应都没有。

所有人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无法自拔。

和前面几首歌不同。

顾帆的这首歌,是真真正正的唱到了一众东北人的心坎里。

其余人的歌,都是对东北简单的看法。

可观众们,却在顾帆的歌中切切实实的感受到了东北。

那种孤傲苍凉,那种悲伤无奈。

乃至于东北空气中那种“冷”的味道。

都被顾帆诠释的淋漓尽致。

“顾帆!666!”

不知台下哪位老铁突然喊了一声,观众们才逐渐从自己的状态中回过神来。

再然后,现场便陷入了一种奇怪的状态中。

剧院内的观众们,一边抹泪,一边鼓掌。

还有一些忘我的汉子,甚至刚抹完鼻涕,就立马要拍手。

最朴素的情感,往往采用最直观的方式表达。

看到这一幕,顾帆笑了。

“谢谢大家。”

道完谢,顾帆朝着众人鞠了一躬,便匆匆退场。

演唱环节结束,投票环节开始。

在主持人的主持下,剧场舞台的大屏幕上出现了投票的二维码。

最后果不其然,顾帆以绝对的优势,拿到了第一。

其实其余几位歌手也唱的很好,只不过和顾帆一比。

另外五个人就有点像菜鸡互啄。

属于东北的一期节目。

在演出结束后,算是彻底录制结束。

众所周知,东北人的性格里都有种藏不住事的因子。

演出是结束了。

可节目还没开播,互联网上。

关于节目的一切,就率先流了出来……

ps:《东北民谣》,词曲唱:毛不易,编曲:刘卓

为更好的阅读体验,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,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, 转码声明
飘逸小说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明星可以是冰雕,但请不要太沙雕,明星可以是冰雕,但请不要太沙雕最新章节,明星可以是冰雕,但请不要太沙雕 飘逸小说
可以使用回车、←→快捷键阅读
开启瀑布流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