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开始的时候,人家是真没想过打那南洋公主的主意。
只不过,沈琳说要收人家当干女儿,然后年氏和舒穆禄氏顿时觉得,平时她们是聪明,怎么临到紧要关头就变傻了呢?
你想啊,那容妃是个缺女儿的?
人家自己可是宫里孩子最多的好么!!
你想啊,那公主是女的,不是收干儿子,那四爷想来也不介意吧?
毕竟,真收了人家当干女儿,以后最多陪份嫁妆好了。
而父女的名份已定,省得那南洋公主老是肖想四爷不是?
一来是她们老来有个依靠,毕竟南洋公主肯定不会嫁到蒙古去,京城找个,那以后四爷哪天没了,咱也能有个往来的人,说说知心话。
二来,省得四爷一天到晚提心吊胆的。
老实说,四爷也表示,老是被那些女人肖想着,特别是外国的,人家也很郁闷啊!!
倘若是被什么花魁看上,估计四爷还屁颠屁颠的高兴呢!!
因此,二人也频繁的把南洋公主给召她们哪儿去。
而不得不说,年氏本来文化水平就是在宫里最高的,自从皇后过世以后,人家更加把才女的名头扬得响亮,因此,和人家南洋公主那叫来往得那个密切啊。
谁叫南洋公主是真的倾慕中原文化呢?
年氏还问了四爷,不知道四爷是否反对她收南洋公主当干女儿。
那时候四爷听说除了沈琳之外的另外两位贵妃频繁的召见南洋公主,四爷那叫一个不爽啊。
所以提笔写信的时候还和自己的兄长说了,问他军中有没有适龄的小伙子啊,要人品好些的,家中呢要清静些的,到时候可以给自己的干女儿做夫君的。
年羹尧一向是最疼这个妹妹的了,妹妹有事,他自然是照做了。
而弘昼则在军中打了个鼓。
对于南洋各国,他还是挺了解的,因为那时候他去南洋各国,他早叫人打探清楚了人家的皇室成员。
对于那个南嘉公主的那个国家,人家确实有三位公主,不过,他记得,三公主好像是夭折了的啊,怎么会突然冒出一个来呢?
因此,赶紧提笔写了起来,然后命人八百里加急,送到了京城。
他在信里表示,有可能是他记忆有错也不一定,毕竟,他那时候记得,那年刚去的时候,人家哪儿还穿着丧衣。
据说是人家国王最疼爱的三公主过世了。
那时候他还和身边的侍从说,这个国家也真够奇怪的,公主死了,百姓也要服孝,又不是皇后。
毕竟像大清哪怕是皇后没了,是国丧,可百姓也不用穿孝衣,只要穿素色,吃素的就行。
而且你真在家里吃,谁也不会来管你,只要你不是光明正大的大鱼大肉,谁也不会上纲上线。
你说怎么人家小国家反而要穿孝服呢?
弘昼在信里提到,他是觉得,最好去翻翻他曾经的日志,或者去问问某几个人,顺便把当初第一批和他去的人名给列了出来。
毕竟人家倘若真是公主,那么搞个乌龙,影响两国邦交就麻烦了。
但倘若不是,那岂不是间碟?
所以,最好还是小心点好。
四爷收到那信的时候,立即把扎拉芬给召进了养心殿。
有些事,别人去办未必合适,毕竟去弘昼的府里查找一些书信,还是扎拉芬去不显眼些。
而另一边,四爷则让人密切注意着那个南洋公主的一切。
扎拉芬的行动很迅速,第三天便把弘昼第一次出海的手札全部给拿了进来。
而且扎拉芬有挑选过,还真是那个南嘉公主的国家的,才送到四爷的案头。
而四爷一翻,弘昼确实有在手札中调侃人家国家国度的规矩,而另一边四爷派出去的人,大部分的人对这事还真是有点印像,那就是确实是有位公主过世,但具体是哪一位,有一位说是三公主,有一位说是二公主。
不过,具体是哪一位,他们还真记不清了。
毕竟对他们来说,那真是小事。(未完待续)
ps:感谢ho_meali,我是一只小小鸟2006的月票,么么哒